湖州爽记一品楼,杭州外卖品茶工作室,杭州龙凤花千坊

社科网首页|客户端|官方微博|报刊投稿|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
中华文明视角下的国际法话语创新
2025-11-10 14:10:00

本文发表于《厦门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 2025年第6期

中华文明视角下的国际法话语创新

廖凡  王玉婷

  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、创新性、统一性、包容性及和平性,同国际法的精神、气质和原则高度契合。以历史的眼光和更加宽广的视角来看待和认识“国际法”,才不会受制于“西方中心主义”或者局限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。无论与近代意义上的国际法有多少形式上的差异,古代中国的“礼”的确在相当程度上发挥了规范国家行为、调整国家间关系、塑造周边和区域秩序的功能,在实质上起到了今天被称之为“国际法”的那些规则所起的作用。相较于西方传统治理模式,礼治秩序具有包容性,关系性和示范性三大鲜明特征。中国应当基于这些特征,秉持“天下无外”理念捍卫国际法在包容基础上的内在统一性,以正确义利观为指引在国际关系中推崇道义和礼让,出于负责任大国的身份和立场妥善提供国际公共产品,从而推动国际法领域的实践发展与话语创新。


  (作者:廖凡,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、所长,研究员;王玉婷,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。)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灌云县| 邯郸县| 黄大仙区| 巴彦县| 周口市| 林周县| 大庆市| 富阳市| 定安县| 青海省| 沈阳市| 苏尼特左旗| 东方市| 永和县| 历史| 永仁县| 日照市| 合阳县| 德令哈市| 五常市| 永和县| 当雄县| 托克逊县| 团风县| 湖口县| 青阳县| 云林县| 襄垣县| 黔西| 固安县| 卓尼县| 海丰县| 汉川市| 贺兰县| 东城区| 江安县| 西峡县| 盐城市| 清远市| 大安市| 吴川市|